【LomoHome】台灣陸生韋人與 Simple Use 底片相機的浪遊回憶
1 Share Tweet來自杭州的大學生韋人(Alvin) 目前在台灣念書,是一個熱愛旅行和戶外運動的小夥子。去年的一段感情緣盡以後,他毅然放下數位相機,透過一台輕巧便攜的 Simple Use 即開即用相機 開拓底片相機的無盡旅程。褪去復雜的操作,就這樣帶著一台口袋相機獨自四處浪游,與世界的一切美好紛亂共舞。種種回憶化為韋人一輩子的養份,為未來的自己用心灌溉。

1/Hello 韋人, 歡迎來到 Lomography 網上雜誌,可以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嗎?
我叫韋人,韋小寶的韋,大家都叫我 Alvin。我來自中國大陸,我的家鄉是浙江杭州,一個美麗的城市,AKA 上海的後花園。我從大學開始就在台灣讀書,一直在中原大學念土木工程系,到現在已經六年了,目前是碩士二年級。
我平時喜歡音樂、拍照,也喜歡和朋友聚會。如果有時間也會去旅行。上大學加入吉他社團後,結識了很多很棒的朋友,所以有時候會在家彈彈琴,唱唱歌,全當是娛樂。拍照算是我一直以來的興趣,最早是看媽媽在玩,後來自己慢慢摸索,到現在反而玩起了底片相機。2016 年暑假去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打工 (work & travel),認識了世界各地的朋友,也一直保持聯絡,一起出去旅行,這樣的感覺很棒。我也一直喜歡用相機紀錄旅途上的所見。
- LomoHome: @ALVINXYYZZZ
- Instagram: alvinxyyzzz

2/請問你的第一台相機是?你是如何踏上底片攝影之路的?
我第一台底片相機是 Lomography 推出的 Simple Use 即開即用相機-彩色負片版 ,我一直用它拍,自行換了很多次底片哈哈!

對於「如何踏上底片之路」,我覺得還是因為感情影響。去年單身以後,自己情緒很不好,狀態很糟糕,讀書學習確實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以前給她拍了很多照片,留下很多回憶(大多用 Sony Alpha 和 GoPro )。後來我決定一個人去旅行,去看看不一樣的世界,去感受生活中質樸的愛。暑假時候我就放下數位相機,帶著 Simple Use 即開即用底片相機 去了上海、北京、重慶和廈門,大約兩周,拍了 7 捲,當時也不知道效果到底好不好,很怕光線抓不好。不過洗出來效果還不錯哈哈哈,看來這麼多年還是有點攝影的基本功 XD!
我最常用 Lomography Simple Use 即開即用底片相機 ,現在我多了一臺 Nikon FM2,非常經典的一臺底片相機,前者攜帶方便,隨手就可以拍;後者主要是出去玩的時候,拍一拍。我都很喜歡。底片方面,Lomography Color Negative 400,不過現在也喜歡嘗試不同底片,比如 Fujifilm 的 Natura 1600、Kodak 的 Portra 400 等等,都是一些比較日系和清新的底片,很適合用於呈現「台灣生活」的味道。
3/翻看你的 Instagram ,看到在 Lomography 台灣大使館 拍攝的照片呢,你是如何認識 Lomography 的?
最早是朋友去 Lomography 買 Diana F+ 底片相機,那時候我也不太註意這家底片店。後來開始玩底片,從而接觸到 Lomography 網路社群,我覺得蠻好的,底片愛好者有一些比賽,也可以互相交流、欣賞,很自由。
在我看來 Lomography 是一個底片愛好者的平臺,雖然有些人覺得它太商業化,但同時也一直在推動底片攝影文化,很不錯。

4/拍攝時有沒有特別喜歡的題材?可以跟大家分享拍攝靈感來源嗎?
我沒有什麼特定的題材,多是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比如帶小朋友散步的爺爺、旅途中的情侶、路邊的小孩甚至臺北車站外面的街友。以前一直為一個人拍很多照片,反而忽視了生活中其他美好的東西。其實每個人身邊都有很多素材可以挖掘,雖然我不喜歡叫它們素材哈哈哈,就是身邊的故事。有時候走過夜市,看到小販熱情的叫賣,我會覺得很溫暖;逛街的時候,看到爺爺奶奶帶著小朋友出去玩,也很溫暖。
5/我留意到你的拍攝地點遍佈多地,看來你非常喜歡旅行,目前為止你最喜歡哪個地方?
我去過很多國家,很多城市,我最喜歡廈門。廈門和台灣很像,語言風俗都很接近,也是很有人情味的城市。特別是廈門集美,是我特別喜歡的地方,有沙灘,有海浪,也有大椰子樹,很愜意很舒服。整個生活節奏很慢,很悠閑。
6/除了中國,你也在台灣生活了一段時間,台灣對你而言是個怎樣的地方?
台灣對我而言就是第二故鄉,我在台灣六年,大學最美好的時光都在這里度過,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瞭解台灣的大陸人哈哈哈。我非常喜歡台灣不緊不慢地生活,可能也是因為還處在學生時代,有很多時間去走走看看,去享受這裡的生活。我台灣的朋友人都很好,也很喜歡和我一起玩,相信有一天我畢業要離開了,一定會很想念片土地。有時候,我對台灣的情感很難有言語去表述,可能更多的選擇用相機去表達。都是因為熱愛這片土地。

7/在這數位橫行的年代,你為何仍堅持以底片拍攝?
我覺得首先底片的顆粒感可以呈現一種歷史感、復古的感覺。主要還是因為底片拍攝中,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故事就定格在底片上,不能修改,不能刪除。而且每一次按下快門,故事的表現都不一樣,有不一樣的感覺。有些底片本身有 Lomo 效果或是電影底片的感覺,在故事的呈現上也會比較適合。雖然數位作品可以後期修圖,但是畢竟底片拍攝是把故事定格在底片上,不需要再修圖,原汁原味的展現出來,我很喜歡。

非常感謝韋人與 Lomography 真誠分享他的底片攝影心路歷程!歡迎瀏覽他的 LomoHome ( @ALVINXYYZZZ )或 Instagram 欣賞更多攝影作品。
written by christy226 on 2018-03-07 in
未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