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momatic 110 底片相機】Go Yojin 探索 110 底片的魔法
鋼琴家兼攝影師 Go Yojin 分享了她使用 Lomomatic 110 相機 的拍攝體驗。她生動地展現了 Lomomatic 110 的獨特特性,以及 110 格式的特殊魅力與情感。
歡迎來到我們的線上雜誌!請向讀者們介紹一下自己吧。
你好,我是 Go Yojin ,一名鋼琴家兼攝影師。我在大學主修音樂,但一直想為自己熱愛的事物增添更多面向,因此開始專注於攝影——這是我一直感興趣的領域。長時間以來,我隨身攜帶一台傻瓜相機,主要拍攝朋友的照片,但大約從兩年前開始,我開始更認真地對待攝影。
是什麼契機讓你踏入了底片攝影的世界?
最初並沒有特別的理由——我單純欣賞並喜歡底片攝影的成像效果,例如那種褪色的色彩與獨特的質感。我曾經嘗試在數位照片上模仿底片風格,例如加上濾鏡和顆粒效果,但與真正用底片拍攝的照片相比,還是有明顯的差異。最終,我決定購入一台底片相機。隨著我越來越多地欣賞那些我崇拜的攝影師作品,我也更加渴望深入探索底片攝影的世界。
你喜歡 Lomomatic 110 的哪一點?
在 Lomomatic 110 眾多優勢中,我最喜歡的是它的輕巧設計。在這個智慧型手機讓攜帶、拍攝、存儲和分享影像變得如此簡單的時代,一台輕便又便利的相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就這一點而言,我個人會給這台相機非常高的評價。
110 格式有什麼特別之處?
當我從沖掃後拿回原始底片時,我注意到它與 35mm 底片相比是多麼小。用數位攝影來比喻的話,感覺就像是全片幅感光元件與 1 吋感光元件的對比。我驚訝於如此小尺寸的底片竟然能夠產生這樣的成像效果。「小不代表差」,我認為這個概念同樣適用,也正因如此,像 Lomomatic 110 這樣特別的相機才會誕生。
我也非常喜歡 110 底片上的齒孔。它們放大了底片獨特的魅力,讓我即使在風景不算特別壯觀的情況下,也想用 110 格式記錄珍貴的個人時刻。距離我拍攝完畢已經超過兩週了,但我經常會想起那些我希望用 110 格式捕捉下來的瞬間。
你能分享你最喜歡的底片作品場景嗎?
首先,有一張照片是使用 Lomography Color Tiger ISO 200 110 彩色負片 在多大浦海灘拍攝的,畫面中是一位老人的背影。當太陽逐漸接近地平線,耀眼的陽光灑滿整個場景,映照在潮間帶的泥灘上,形成了一幅令人目眩神迷的美景。就在我舉起相機想要捕捉這壯麗畫面的瞬間,那位老人正好走進了鏡頭,成為了這幅作品的主角。
看著這位老人專注於自己的攝影,我不禁想到:無論年齡如何變化,自己人生的主角始終是「我」自己。懷著這樣的想法,我按下了快門,心中充滿了鼓舞與感慨。我也想著:「或許有一天,如果我對攝影的熱情還能保有現在的一點點影子,那麼我也會變成這樣吧。」
第二張照片則較難從使用 Lomography Orca 110 黑白底片 拍攝的作品中挑選,不過我最終選擇了一張在火車上與模特兒拍攝的照片。當時,火車的晃動並不劇烈,我認為只要小心拍攝,應該能拍出清晰的畫面。然而,與我的預期相反,成品卻相當模糊。
那天,在拍攝間隙,我們短暫聊到了作為藝術家生活時所經歷的那些持續不斷的「不穩定感」。這張照片似乎以視覺的方式呈現了我們的對話。一開始,我對於拍攝結果與預想不同感到有些失落,但過了一會兒,這張照片卻變得特別了起來。它好像真實地捕捉到了「我們當下的狀態」,毫無修飾,純粹且真實。
甚至,我漸漸開始喜歡這張照片了。畢竟,照片的意義,往往來自於我們賦予它的詮釋。
你對 110 底片的未來有什麼看法?
在當今這個智慧型手機攝影主導的世界,討論底片攝影的未來——尤其是 110 底片這種相對小眾的格式——似乎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然而,考慮到「復古」(vintage)這個概念從未真正消失,也許這個問題並不那麼困難。
從相機公司到獨立藝術家,大家都在不斷研究和探索如何呈現「底片感」(film look),這讓我相信 110 底片獨特的魅力依然存在。然而,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讓更多人認識 110 底片,特別是那些可能不將攝影視為技術或興趣,而只是一般大眾的人。例如,這次是我第一次接觸 110 格式,因此我認為它應該像 35mm 底片一樣,被更多人了解與接受。
你會用哪三個詞來形容 Lomomatic 110?
美麗、強大、輕巧!
你對使用 Lomomatic 110 的人有什麼拍攝建議嗎?
大多數人在剛拿到相機時,往往會過於專注於對焦。然而,當你持續以相同的方法拍攝類似的照片時,下一個階段自然會逐漸顯現,過去的拍攝風格也會在某個時刻派上用場。當你慢慢拓展自己的攝影範圍,嘗試更多不同類型的拍攝時,你會發現這台輕巧的相機能帶來無比的樂趣。
Lomomatic 110 是一款經過精心設計的相機,讓使用者能夠創作出理想的影像。它擁有雙重曝光功能、可在拍攝過程中更換底片的能力,以及白天/夜間光圈設置與閃光燈調整等選項,這些特性充分體現了其靈活性與強大之處。這也是我之前稱它為「強大相機」的原因,但同時,它也帶來了不少操作上的考量。
我自己過去更習慣使用數位相機,因此在嘗試估算對焦距離、專注於對焦準確性的同時,卻忽略了許多其他重要的攝影要素。為了更快掌握這台相機的特性,我建議事先決定拍攝主題,例如風景或人像,並在固定的曝光條件下進行拍攝(例如晴朗的午後或昏暗的夜晚)。隨著練習的累積,你會逐漸熟悉這台相機的特性,並發掘出更多創作的可能性。
「有些錯誤會被原諒,因為這是底片」——這是我們攝影師之間常開的玩笑。有時,這些小小的意外反而會帶來有趣的結果。
最終,最好的拍攝建議或許就是:「享受這個過程吧!」
還有什麼最後想分享的話嗎?
我們正生活在一個長篇內容被逐漸邊緣化的時代。從過程來看,底片攝影可以說是一種相當「長篇」的創作方式。雖然底片價格大幅上漲,有時甚至很難找到自己想要的底片,但奇妙的是,市場對底片的需求卻絲毫未減。這點可以從今年推出的各種不同格式的底片相機中看出。而在這之中,Lomomatic 110 以其獨特且迷人的格式,似乎剛好為我們提供了最合適的拍攝節奏。它像老式傻瓜相機一樣,能夠輕鬆放進包包的側口袋,但它的拍攝體驗卻與任何其他底片相機一樣真實。
在這個大多數照片都透過手機螢幕被消費的時代,證明一卷小小的底片與一台精巧的相機依然能創造出充滿分量的影像,這本身就極具意義。在這次拍攝過程中,我不禁想像起如果 Lomomatic 110 也推出不同焦段的型號,那將會多麼令人興奮——或許這正是 Lomography 已經在考慮的方向?我真的很期待未來能看到更多不同版本的 Lomomatic!
感謝這次的機會,讓我再次體驗到攝影的純粹樂趣!
感謝 Go Yojin 與我們分享 Lomomatic 110 及 110 底片格式 的魅力與情感!
如果你想看到更多她的作品,歡迎造訪她的 Instagram 。此外,你也可以前往我們的線上商店,探索 Lomomatic 110 的多款設計!
written by hey_springtime on 2025-03-16 in #gear #people
未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