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moChrome Turquoise 藍調特效底片】底片愛好者 Anlin 的奇幻探險 : 讓你看到不一樣的「視」界
2 Share Tweet此次我們找了正剛開始經營底片 Youtube 頻道的 Anlin 來測試我們的 LomoChrome Turquoise ISO 100-400 35mm 藍調特效底片-2021 新配方 ,此次影片已經上線「彥伶的攝畜日記 」-- 讓你看到不一樣的「視」界!第一次拍攝 LomoChrome Turquoise 藍調底片【底片的閒話家常】 ,我們也邀請 Anlin 彥伶 來與我們談談她對於底片以及 LomoChrome Turquoise ISO 100-400 35mm 藍調特效底片的看法!
Hi Anlin ,歡迎來到 Lomography,請向我們介紹下妳自己!
大家好,我是來自內壢的彥伶 Anlin,1997 年生,算是出生在底片末代的小孩。我大學念的是超純文組的歷史系,除了喜歡聽各種老故事,也從以前就很愛復古類的東東,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生錯年代。我在大學畢業後就從事新媒體行業直到現在,主要負責社群行銷等內容經營,和攝影基本上擦不上邊。不過因為很喜歡拍照,所以很早就走上「攝影」這條路。
妳大概是從什麼時候拍底片的呢?對於數位攝影以及底片攝影的想法是什麼?
如果撇開小時候,我真正開始拍攝底片是 2019 年的 3 月。不過我和底片的相遇,倒還蠻突然的。
雖然大學的時候身邊就有同學在玩,也常看到 Dcard 上有人在分享美照,但那時候我連底片是什麼都不知道(畢竟小時候的記憶太遙遠了)。一直到那年 3 月,我陪我表妹去拍證件照,剛好看到店家在賣即可拍,只要 400 元,想都沒想就買了,後來才發現這個只能拍一次,哈哈!與此同時,我又翻出了我媽以前的底片相機(Canon Epoca 135),換了新電池後居然還能用,就開始了我的底片之路了。


而我之所以會開始拍攝底片,不外乎是因為那美麗的「濾鏡感」,所以剛開始都是請別人拍自己,或是拍大家出遊的照片,一直到我買了 Nikon 的 F2,才比較多去思考攝影這件事,也開始嘗試街拍,試圖創作一些可以被稱為是「作品」的東西。
其實,我有個朋友是職業攝影師,以前有攝影相關的問題的時候,都會去問他。2019 年我跟他說我也要拍底片時,他就很推薦我,因為使用全手動的底片相機,可以讓我更了解曝光金三角 (光圈、快門、感光度),我也是聽了他這番話後,才漸漸去思考一張照片是怎麼誕生的,而不是永遠都依賴的數位的「自動模式」。

那麼,對於數位攝影與底片攝影我又有什麼看法呢?
這幾年,我不只拍攝了底片,也去上過底片的沖洗課,在那之後,我發現自己之所以會愛上底片,就是因為這些化學反應,從光接觸到底片的鹵化銀,再進到一層層的沖洗,甚至到放相,才會有所謂的影像,這個過程雖然繁瑣,卻深深迷住了我,要我說的話,我覺得底片攝影可以讓我覺得很「踏實」,覺得自己每一個動作都很有份量,也讓我更珍惜每一次的快門。
當然,這並不是說數位攝影就不好,相反地,我剛開始接觸攝影就是用數位相機,因為可以選擇全自動,所以我基本上我只要考量構圖就好,其他交給相機去決定,這對我在學習攝影的路上也幫助不少,而且說實在,數位攝影相對比較環保,時間成本又低,還能馬上看到影像,所以我也蠻喜歡數位攝影的,也帶它拍過幾次人像。
不過如果真的要選,我還是會選底片,畢竟拍一次少一次,當然要拍!當然小孩子才做選擇,有錢有閒當然兩個都要!

經營 YT 頻道介紹底片的契機是什麼?
其實經營 YT 還蠻突然的,差不多是六月覺得想做,開始諮詢以前工作的朋友,就直接開始拍了,七月生日的時候上了第一支影片,到現在竟然發到了八支影片!
至於契機,主要是看到陳冠霖和 LOMO 跟 ILFORD 的合作影片。其實我以前就因為工作關係,有採訪過冠霖,覺得他非常有想法,也持續有追蹤他的動向,看到他有越來越多合作機會,蠻替他開心的,同時也在想:如果自己有天也能有類似的機會就好了,抱持著這個簡單的念頭,就開始拍攝影片了,沒想到很快就收到 Turquoise 的邀請,我真的是又驚又喜,真的很感謝你們給我機會!
除了上述這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我發現我真的花很多錢在底片上,如果不做點什麼的話,感覺說不過去,因此最後才想說可以試試看 YouTube,必須讓大家看到錢錢變成的樣子!
這次使用 LomoChrome Turquoise ISO 100-400 35mm 藍調特效底片新配方的心得是什麼?之前有使用過的經驗嗎?
一句話:耳目一新!
其實我早有耳聞 Lomography 的大名了,但因為自己過往沒有太偏愛特效感,因此一直沒有機會嘗試 LOMO 的底片。
所以,這次在拍攝的時候其實還蠻緊張的。由於我一直以來喜歡的風格都是偏「自然」的,比較少接觸較為大膽創新的風格。因此,在開始拍攝前我先是參考了攝影師的作品,確認顏色會怎樣變化之後,才設定這次拍攝的主題。
在參考的過程中,我最喜歡的是一張 Sissi_lu 拍攝的高樓大廈,那個橘色的天空配上變色的建築,雖然有點不真實,卻很有電影的感覺,非常喜歡,因此當下我就決定,我要帶這卷底片去拍攝也很有美國電影風的華泰名品城,剛好當天的天氣也非常好,整體畫面我都蠻滿意的。
除了華泰名品城,我還拍了大溪的迎關公生日廟會,想看看台灣的傳統建築以及神像,經過特效底片後會變成什麼樣,結果真的蠻奇特的,像有點年代感的《藍色水玲瓏》特效,一般人應該是看不太習慣,但也是蠻有趣的體驗。
至於自然景觀的部分,我則是到八德埤塘的田園間進行拍攝,因為天氣非常好,所以每張照片都很成功,也因為主體很乾淨,即使色彩轉換一輪,還是非常好看。

最後是僅少四張的夜拍照,夜拍看起來顏色就沒什麼太大變化,整體來說偏綠了一些,但比白天自然很多。

總體來說,我覺得這次的體驗過程非常特別,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視界」。
可以與我們分享這次拍攝最喜歡的一張照片,並且說說原因以及它的拍攝故事嗎?

這次最喜歡的一張照片,是在拍攝自然景觀篇的田間照。
其實這個地方我以前就用一般底片拍過,所以當天回來這裡拍攝的時候,很自然就捕捉到這個景。當時我遠遠就看到電線桿這停了一輛汽車,想要讓它成為照片的小亮點,然後刻意把天空和地景分成 3:2,就成了現在這張照片啦!
雖然一開始的亮點是在車,但看到成品後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上面的雲,有一種卡通感,很可愛。然後底下的溫室、電線桿、田的顏色、比例、位置都很和諧,總之就是看了會驚奇但又覺得很舒服的照片,因此我非常喜歡!
因為這款底片的顏色較為特殊,有沒有什麼建議給使用它的人?
我覺得這畢竟是特效底片,會改變你肉眼所見的顏色,因此如果想要比較嚴謹的話,建議拍攝之前先確認什麼顏色會變成什麼樣子,像我當時就是很確定藍天會變橘黃,為了突顯這一點,很多照片的天空都佔了很多比例。此外,因為它畢竟顏色變動很大,因此我建議拍攝的畫面盡量不要太雜,能有清楚的主體是最佳的。至於拍攝人的話,要知道它絕對不會舒服的「膚色」,若是要拍攝人像的話,可以多嘗試重曝、或者是拍攝出大膽、強烈情緒的作品。
不過,我覺得如果想要有驚喜感的話,尤其是已經拍膩一般彩色負片的話,就不要做任何功課,直接拍就對了,相信當你拿到照片的時候會又驚又喜!

這次使用的是什麼器材呢?平常喜愛的相機是哪些?
這次使用的相機是 Nikon F2 搭配 28mm 跟 105mm 的鏡頭,是我平常主力在使用的相機。

Nikon F2 是當年的機皇,對女生來說可能稍微有點重量,但它全機械式的過片、快門聲,絕對會讓摸過它的人都說讚。
至於底片以外的相機,我家有數位的單反 Nikon D750、小微單 Nikon 1 J5、以及我租借來錄影和拍攝對比照的 Sony A7S3 及 A74,都是我蠻喜歡的相機!
可以與我們分享影響妳風格或是妳喜歡的攝影師嗎?
其實我沒有關注特定的「攝影師」,比較常是看到很喜歡的,「單張作品」,因此沒有特別追哪一位攝影師,但會去看攝影展,像是以前學生時期看過《國家地理雜誌》、《LIFE》的攝影展都影響我很深,前者讓我看到很多嘆為觀止的自然風景照,後者則是讓我了解到,一件好的攝影作品,可以單用畫面就傳達故事,過去很多新聞照的攝影師都非常厲害!
至於我自己,我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風格,畢竟一直以來都是因興趣而拍,因此按下快門的想法就是很單純,覺得好看,覺得有故事,所以就拍了!不過我也蠻希望再累積越來越多作品後,我能有一個明顯的 Anlin 風格!

還有沒有什麼想嘗試的 Lomography 產品呢?
有太多了!前陣子推出的 LomoChrome Color ’92 我就很想嘗試!光是看範例照就會讓人回想到港片風靡的 90 年代,也是我很愛的復古風,之後一定會來試試看的!
另外,我之前去大安店的時候,有聽店員介紹過 LomoKino 35mm 電影相機 ,可以用簡易的方式製作慢格動畫,超想來拍看看的!前陣子也剛體驗完 Super 8 的拍攝。
最近還有什麼拍攝計畫嗎?或是對自己未來拍攝的期待樣貌?
最近的拍攝計畫就是完成《街拍的 52 項任務》,這是我 2019 年就買的書,但一直都沒有執行,擺在那裡長灰塵,直到前一陣子下定決心要開設頻道後,才決定來認真實踐這 52 項任務,目前已經執行到第四項了,我覺得非常有趣!
至於對自己未來的期待,我覺得就是努力穩定更新我的頻道「彥伶的攝畜日記」!目前每周日晚上八點會固定上一部影片,影片內容分別有隔週更新的《街拍的 52 項任務》,以及各種底片雜談,包含我拍過的底片種類、使用的相機,以及這次體驗藍調底片的心得,總之就是會每周固定更新有關底片的內容,歡迎各位底片愛好者訂閱+收看喔!
長遠的話,希望自己未來能有機會成為一名真正的攝影師,其實我一直都不太敢自稱自己的攝影師,總覺得那要是非常專業的人士才能被如此稱作,我通常都是自稱自己是愛拍照的人,或者是底片愛好者,也很少稱自己的作品為作品,頂多說這是我拍攝的照片。不過,在累積這些年的拍攝經驗,我相信我自己也是有在慢慢進步,希望總有一天,能成為一名真正的攝影師,拍出不只能人自己,也能讓大家感動的照片!

非常感謝 Anlin 的分享,希望有機會再與妳合作並且談談經營底片 Youtube 頻道的有趣或是辛苦之處,也歡迎各位到 彥伶的攝畜日記 觀看這支影片,或是訂閱 anlin_shootfilm 以及追蹤她的 Instagram !
written by truelin on 2023-08-28 in #culture #people #videos
未有留言